现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也摄入了更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而运动量却普遍减少,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普遍增加。今天,药师小俞带大家了解一下高脂血症。
什么是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水平异常升高,俗称高脂血症。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1]。血脂异常临床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5.2 mmol/L;
2.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TG)≥1.7 mmol/L;
3.混合型高脂血症:TC和TG均升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HDL-C<1.0 mmol/L[2]。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脂血症患病率高达40.4%,但仅有19.2%的患者知晓自身病情,控制率不足10%。
高脂血症的危害:沉默的“血管杀手”
高脂血症本身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未控制会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引发冠心病、脑梗死。
急性胰腺炎:甘油三酯>5.6mmol/L时,胰腺炎风险显著增加。
脂肪肝:约50%的高脂血症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3]。
药师提醒: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每5年检测一次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一次。
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1.他汀类药物:基石地位不可动摇
代表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常见副作用: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肌酸激酶(CK);
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可能增加药物浓度[4]。
2.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新型“强效降脂武器”
代表药物: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
适用人群:他汀治疗不达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3.贝特类药物:专攻高甘油三酯
代表药物:非诺贝特、苯扎贝特。
注意事项:与他汀联用可能增加肌病风险 [2]。
4.其他药物
依折麦布: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联合他汀可进一步降低LDL-C 15%-20%。
鱼油制剂(EPA/DHA):高纯度处方鱼油(如IPE)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25%。
用药指导:避开常见误区
误区1:“血脂正常就停药”
纠正: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脂反弹。例如,他汀类药物需持续使用才能稳定斑块。
误区2:“保健品可替代药物”
证据:红曲制品(含天然他汀)的降脂强度仅为处方他汀的1/10,且质量参差不齐[5]。
误区3:“只吃药不复查”
建议:初始用药4-8周复查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稳定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
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的“黄金搭档”
1.饮食管理
推荐:地中海饮食(富含橄榄油、鱼类、全谷物),可降低LDL-C 10%-15%。
避免:反式脂肪酸(油炸食品)、精制糖、过量酒精。
2.运动处方
方案: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HDL-C 5%-10%。
3.体重控制
目标:BMI<24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高脂血症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药物、饮食、运动的综合干预。作为药师,我们不仅是药品的提供者,更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希望大家重视高脂血症,保持健康生活,远离心血管疾病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