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醒:1、点击标题可阅读要闻详细内容。2、《医周药事》完整版请下载附件进行阅读)
·两会专题·
▶医保“含金量”持续上升,长护险落地“箭在弦上”,创新药发展启新篇……
来源:人民网
【提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不要小看这‘30元’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含金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这一标准并非首次上调。自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立以来,也就是从2003年起,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0元提高至今年的700元,以20多年来不间断地投入增长,织就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广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雷海潮:围绕“强基层、固基础、保基本”谋划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提要】根据最新统计快报结果显示,2024年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已达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提前实现了“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同时,2024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比2019年提高了1.7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省份之间的健康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说明健康公平性得到改善。未来,中国居民预期寿命提高的潜力仍然明显,仍然可望可期。在健康水平改善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老百姓追求健康改善的愿望越来越强,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专家观点·
来源:健康报
【提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三医”协同关乎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关乎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关乎深化医改的成败。
来源:健康报
【提要】慢性病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复杂性决定了防治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随着经济社会与健康政策的变化,慢性病防治模式也在不断转变。
·分析解读·
▶国家医保局接连推出“立项指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提要】近日,国家医保局连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骨骼肌肉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心血管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根据国家医保局规划,2025年将完成所有学科领域的价格项目整合。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提要】在当前“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大背景下,医保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频繁出台有关医疗机构、药店、参保人等相关方的政策和规定,且医保政策专业度较高,与医疗人员和医药人员、尤其是参保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解壁垒。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医保经办人员有限,需要服务我国13亿基本医保参保人和超过90万家两定机构,这种供需矛盾使得医保服务亟待借助技术手段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引入DeepSeek等AI技术显得尤为必要。
·医疗速递·
来源:新浪医药
【提要】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提到,从今年开始,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时间会适当提前,预计从4月1日开始申报,争取9月份完成。
来源:国家医保局
【提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慢性心衰患者1600万左右,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早期、中期的心衰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进行治疗,但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心脏移植成为挽救生命的最后希望。然而,我国每年有大量终末期心衰患者需要心脏移植,每年心脏移植手术数量仅700例左右,远无法满足心衰患者的治疗需求。
·医保快讯·
来源:时代周刊
【提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其中,在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方面,除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以外,还新增多项具体的养老措施,比如“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来源:国家医保局
【提要】在政策协同上,基金预付和即时结算协同赋能。截至2月底,29个省份建立预付金制度,17个省份预付基本医保基金484亿元(其中职工医保基金326亿元,居民医保基金158亿元),其他符合条件的统筹地区将于3月底前完成拨付。
下载附件查看完整内容:医周药事2025年第11期(03.10-03.16)--先锋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