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呈现的一种状态。严重的肥胖可以看成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病态。肥胖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经常与多种慢性病伴随发生,并且促进和加重这些疾病。
我国成年人体重指数(kg/m2)应维持在 18.5≤BMI<24.0,24.0≤BMI<28.0 为超重,BMI≥28.0 为肥胖。成年人男性腰围≥90 厘米、女性腰围≥85 厘米为中心型肥胖。
远离肥胖
许多因素均会导致肥胖,基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有40%-70%患肥胖症的风险取决于基因。内分泌因素包括下丘脑、垂体疾病、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引起肥胖,包括:饮食过量;进食行为(食物种类、进食次数、时间等)异常;运动过少;饮酒,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可引起肥胖,为医源性肥胖。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导致肥胖症,仅抑郁一项就增加了58%患肥胖症的风险。
肥胖症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呼吸问题、关节疾病、肿瘤问题、心理问题等等。
1.心血管疾病:肥胖症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调查显示,体质指数小于20者高血压患病率为7.55%,当体质指数大于28时,患病率达36.89%。肥胖症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必须增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才能满足机体需要,长期心脏负荷过重使左心室肥厚,血压升高。其次,肥胖者多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可促进肾远端小管对钠的再吸收,使钠潴留并引起高血压。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血管壁,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变窄,影响血液循环。血液黏稠度也会增加,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
2.糖尿病:肥胖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查表明,糖尿病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26%,而超重者的发病率为2.82%,是前者的10倍多。患有肥胖症的人一般食物的摄入量都会超过身体通常的需求,肥胖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身体为了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会代偿性地分泌更多胰岛素,使胰岛负荷加重,长期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血糖升高,发展为糖尿病。
3.脂肪肝:肥胖病人由于长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及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率大大超过了将其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或引起极低密度脂蛋白运出甘油三酯发生障碍,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4.呼吸问题:肥胖症患者的胸壁和腹部脂肪堆积较多,会限制胸廓的扩张和膈肌的运动,导致肺通气功能下降。肥胖还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密切相关,患者在睡眠中会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可导致心肺功能受损。
5.关节疾病:肥胖会给关节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增加患骨关节炎的几率。而且肥胖还会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进一步加重关节的损伤。
6.肿瘤问题:美国癌症协会发现,一个肥胖者,若体重比同龄人高出10%以上得子宫内膜癌的机会是正常人的5.5倍,患胆囊癌的机会是正常人的3.9倍,患子宫肌瘤的机会是正常人的2.4倍,患乳腺癌的机会是正常人的1.5倍。
7. 心理问题:肥胖者往往容易受到社会的偏见,可能导致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在社交场合中,肥胖者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体型而感到不自在,从而回避社交活动,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综上所述可见肥胖的危害深远,为了提高健康生活减重迫在眉睫,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减重,重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