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滚球下注网平台!
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服务专区> 医疗康复专区> 康复知识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需要定期复查肠镜吗?
2025.03.05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李先生去年体检时发现结肠息肉,并在肠镜下顺利切除。本以为万事大吉的他,却在今年的复查中再次发现了新的息肉。这让李先生困惑不已:“明明已经切除了,为什么还会长?”事实上,像李先生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结肠息肉切除后的定期复查,是预防肠癌的重要防线。

  一、结肠息肉:肠道里的"定时炸弹"

  结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起的赘生物,就像肠道内壁长出的小肉球。根据病理类型,主要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最值得警惕,因为它们是公认的癌前病变。

  研究表明,约80%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15年,给了我们充足的干预时间。但问题在于,结肠息肉往往悄无声息,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肠镜检查才能发现。

  二、切除后为何还要复查?

  就像上述李先生提到的,去年已经切除了息肉,今年复查又发现了新的息肉,可见定期复查仍然必不可少,主要原因有三:

  1.新发息肉风险:研究显示,结肠息肉切除后,患者再发新息肉的概率高达30%-50%[1]。这与个人的遗传因素、生活习惯、肠道环境等密切相关。

  2.遗漏息肉可能:肠镜检查存在一定的漏诊率,特别是在肠道准备不充分或存在解剖弯曲时,一些小息肉可能被遗漏。

  3.切除不彻底:较大的息肉可能需要分次切除,存在残留风险。即使是完全切除,也需要确认切除部位的愈合情况。

  根据《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建议患者在息肉切除后1-3年内进行首次复查,具体间隔时间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数量、大小等因素。

  三、复查随访:需要医生制定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方案

  复查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1.低危人群:单个小息肉(<1cm),病理为增生性或炎性息肉,建议3-5年复查。

  2.中危人群:1-2个小腺瘤(<1cm),建议2年复查。

  3.高危人群:≥3个腺瘤,或≥1cm的腺瘤,建议1年复查。

  4.特殊情况: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也就是“早癌”,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若无异常,建议1年复查。

  当然,除了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基因甲基化、腹部CT等也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但要注意,肠镜仍然是金标准,其他检查不能完全替代。

  四、预防新发:生活干预很重要

  预防新发息肉,生活方式的调整至关重要:

  1.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控制脂肪摄入。

  2.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3.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是明确的危险因素。

  4.控制体重:保持BMI在18.5-23.9kg/m2之间。

  结肠息肉的防治是一场持久战。定期复查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表现。通过规范的随访管理,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将肠癌的风险降到最低。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定期复查就是最好的预防。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 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