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不少观众为哪吒的“小烟嗓”着迷不已。而其配音演员吕艳婷也因“配音前需补气血”而登上了热搜,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吕艳婷在采访中提到,由于哪吒角色情绪张力极大,配音时需长期保持高能量状态,导致其精气神消耗巨大,为此她提前服用中药调理气血,以应对高强度工作。
吕艳婷的“小烟嗓”不仅是艺术表达的载体,更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话的桥梁,中医气血理论也为能量续航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路径。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气血充盈不仅是配音演员的职业需求,更是每个人抵御疲劳、焕发活力的根基。那么,中医如何看待气血,中医气血理论与现代职业健康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呢?
中医视角的生命能量之源
中医认为,气与血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主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血主濡养和化神,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身体机能。
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久病伤气耗血,而致气血双亏。若气血不足,轻则疲劳乏力,重则引发多系统功能紊乱。
气血不足可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女性月经量少、延期或闭经等症状。
气血充足与否,可以通过观看眼睛、皮肤、头发、手指、睡眠、四肢温度等进行判断。
眼睛:眼睛是五脏六腑精气的聚集处,可以查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眼白的颜色变得浑浊、发黄,有血丝,表明气血不足。
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肺的气血充足。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表明身体状况欠佳、气血不足。
头发: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如果肝血不足,头发长得慢、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表明气血不足,肝血肾气衰落。
手指: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说明气血充足;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则代表气血不足。
睡眠: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不易醒,说明气血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起夜多,呼吸深重或打呼,表明气血亏虚。
四肢温度:四肢温度能反映出气血循环的相关情况。气血充足手是温暖的;如果气血不足,手脚就会冰凉无力。这是因为气血不足时,不能运行到身体末梢,导致内脏阳气不能温煦四肢。
在吕艳婷的案例中,高强度配音工作对气血的消耗尤为明显。中医认为,情绪剧烈波动(如愤怒、呐喊)会直接耗损肝血与心气,而持续的高能量输出更易导致“气随血脱”,形成恶性循环。这也解释了为何她需要通过中药调理以维持状态。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长期劳累、压力过大、饮食不节等因素,均会导致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这在女性群体中尤为常见。吕艳婷的经历正是这一现象的缩影——配音工作需要情绪爆发力,类似于运动员的体能消耗,但其能量补给却常被忽视。
中医补气血的有效法门
药物调理
四物汤,补血养血第一方。四物汤主要由熟地黄、芍药、当归、川芎4味药物组成,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常用方。可将此四味药物一起煎煮饮用,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具体剂量、加减及禁忌证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常用中成药如十全大补丸、归脾丸、天王补心丹等,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膏方调补,冬季可选用黄芪、人参、当归、大枣等药材熬制膏方,缓慢滋补气血。
需要注意的是,气血调理具体用药因人而异,应结合体质咨询专业中医师。
食疗养生
可选五红汤,取等量的红枣、红枸杞、红糖、红豆、红皮花生,煮水喝汤食物即可。中医认为,红色入心,而心主血,五红汤对改善贫血有较好效果。
药膳方面,可选择乌鸡炖黄芪、党参、当归,或大枣元肉粥,此二方均兼具美味与补益功效。
穴位养生
可选择常用的保健要穴: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进行按摩或艾灸,可有效地补养气血。
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精髓
规律的作息与运动: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尽量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根据气温和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寒凉的环境中,不外露肩背、肚脐、大腿、脚踝,防止寒凉损耗气血;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慢跑等柔缓运动,不进行冬泳,不在晚上跳广场舞、进健身房锻炼,避免过度耗气。
情绪管理:肝郁气滞会阻碍气血运行,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可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舒缓压力。
避忌饮食伤脾:减少辛辣、油腻、寒凉饮食,防止脾胃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