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醒:1、点击标题可阅读要闻详细内容。2、《医周药事》完整版请下载附件进行阅读)
·专家观点·
来源:医药经济报
【提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将持续做好“三个动作”:一是“完善”政府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工作机制,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二是“推动”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继续提质扩围,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市场;三是“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行业发展健康,生态风清气正。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提要】“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中,成果转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还能够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加快医学科研成果的普及和应用。”当被问及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相关思路,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雪琴做了上述回答。当前,研究型病房、科研成果转化是陈雪琴工作的关键词,而研究型医院的建设路径正是开启科研成果转化的“钥匙”。
·分析解读·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提要】2024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入,全国基本实现DRG/DIP全覆盖。2024年7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提出2025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2.0版分组版本,提高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的规范性、统一性。回首试点经验,展望新版本实施。对此,本文带您探讨三年来支付方式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发展上存在哪些特点?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提要】中国传统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初按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起来的,主要由覆盖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和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构成。与旧中国广大民众缺医少药,基本没有医疗保险的情况相比,传统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历史性的进步作用。但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传统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
·医药专栏·
来源:第一财经
【提要】业界观点认为,“取消医院用药品数限制”不仅有利于三级医院优化自身药品使用结构和谈判药物等的供应保障,还有利于推进分级诊疗。为保证临床诊疗需求和参保患者合理用药权益,多地近期再度发文强调“取消医院用药品数限制”。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研究院
【提要】近年来,针对医疗、医药行业反腐发布了多项文件,不仅有综合性文件,如《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也有专项治理文件,如《关于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根据文件,其实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今年会对医药企业商业贿赂继续严查。但是,多部门整治医药、医疗腐败行动已持续良久,为何仍有较多医药企业以及医疗机构“顶风作案”?全球情况反腐情况如何?我国又采取了哪些行动?
·集中采购·
来源:医药经济报
【提要】日前,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中选结果正式出炉,本次共有174个药品中选,涉及20个产品组、95个产品。共有超150家药企获得中选资格。其中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哈尔滨珍宝制药药品中选数最多,均有3个;其次是钓鱼台医药集团吉林天强制药、广东雷允上、河南福森药业、黑龙江金九药业等,均有2个药品中选。
来源:新浪医药新闻
【提要】近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医保基金与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企业直接结算加速落地 企业回款周期从6个月减为30天》,再次强调医药企业回款问题。国家医保局文章披露,截至2024年底,江西省12个统筹区已全面实行国谈药直接结算,医用耗材由4个批次增加到33个批次,全省已累计为3983家医药供货企业直接结算203.45亿元,其中2024年全年为3557家医药供货企业直接结算90.42亿元,货款结算周期从6个月缩减为30天左右。
·医保快讯·
来源:新华网
【提要】近期,各省份行政一把手代表省级人民政府向人民代表大会作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全国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笔者对各地2024年医保工作回顾和2025年医保工作安排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梳理,可对全国医疗保障工作管窥一二,供业界参考。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提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盒药品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药品追溯码,而大数据技术则如同一位无形的“监管者”,默默守护着医保基金的每一分钱。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加强,特别是“智慧医保”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药品追溯码的全面推广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守护百姓健康、捍卫医保基金安全的新纪元正在开启。
下载附件查看完整内容:医周药事2025年第7期(02.10-02.16)--先锋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