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流派早见于金元时期四大学派,即以刘河间为代表的寒凉学派,李东垣为代表的补土学派,张子和为代表的攻下学派和朱丹溪为代表的滋阴学派。四大学派交相辉映,使中医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学术的提高和发展。有鉴于此,浙江省也积极开展“浙派中医”的整理研究,并取得重大成绩。下面略谈我们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地区和人文环境是学派形成的主要因素
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区性。这是因为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人的体质状态和发病情况各有差异,特别是各地区医家的医事活动和诊疗特长及经验,往往决定了学术流派形成的因素。就拿浙江来说,“滋阴学派”是朱丹溪生活的金华一带,气候温热,地处卑湿,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偏于温燥的流弊为害甚广,以及人们纵情姿欲的状态,故伤阴和湿热为患众多,是以朱氏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倡导“滋阴学派”,同时还提出“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的湿热观。在人文环境方面,宋代理学盛行于金华地区,朱丹溪本人就是理学的信徒,他所著的《格致余论》即秉承理学“格物致知”观点写成的。
又如绍派伤寒系发源于绍兴,该地区研究伤寒者颇多,俞根初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发病情况,力求寒温统一,即将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融为一体,而成为辨治外感热病的独特一派。
再如永嘉医派源于温州,刘时觉编著的《永嘉医派》一书,详细地分析了宋代温州地区繁华经济环境和发达文化环境,成为“永嘉医派”产生的“基本环境和文化氛围”。
薪火相传是学派传承的主要方式
浙派中医各学术流派一般多经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源远流长,每派都有创始人和弟子(包括嫡传弟子、再传弟子和私淑者),其间世代传承和发展。例如宁波宋氏女科学术流派起源于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其始祖宋广平是该流派的创始人,嗣后世代相传,至48世孙宋琳奕,已有1300多年历史。
传承创新是学派发展的主要途径
如前所述,绍派伤寒是对仲景《伤寒论》和温病学说传承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治疗外感病的新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作《通俗伤寒论》,既秉承了《伤寒论》的学术精华,又融合了温病学说的新观点新治法,如该书病名包括小伤寒、大伤寒、两感伤寒、伏气伤寒、阴证伤寒、伤寒兼疫、风温伤寒、湿温伤寒、春温伤寒、热证伤寒、暑湿伤寒、伏暑伤寒等,系将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之中,跃然纸上。俞根初所谓“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诀”,为寒温统一,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影响深远。
在绍派伤寒发展过程中,近现代何廉臣、徐荣斋、连建伟三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该学派的奠基之作《通俗伤寒论》做了大量传承和阐发工作,如何廉臣对《通俗伤寒论》逐条勘证并加以发挥,使该书内容大增,从三卷扩充到十二卷,可以说是绍派伤寒“第一集成”。徐荣斋《重订通俗伤寒论》,对《通俗伤寒论》作了进一步整理和发挥,扩大了绍派伤寒在全国的知名度和重要影响。浙江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连建伟著《三订通俗伤寒论》,通过深入整理研究,使之成为更臻完善的版本。此外,当代学者曾发表了百余篇有关绍派伤寒和《通俗伤寒论》的论著,使越医文化尤其是绍派伤寒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推广,后继之秀层出不穷。
又如浙江温病学派,其代表人物王孟英不仅传承了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温病医家的学术经验,而且有更多的阐发和弘扬,这在《温热经纬》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后,雷少逸、娄杰、陈士楷、姚梦兰、胡安邦、曹炳章、叶熙春、潘澄濂等有关温病的论著陆续问世,其中雷少逸《时病论》、曹炳章《暑病证治要略》等,对温病研究贯穿继承发扬并举,整理提高结合,大大促进了温病学派的创新和发展。
研究学派是发展中医药的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中医学术流派为数众多,各有特色,从不同角度充实和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因此整理研究学术流派,对振兴中医、发扬国粹是重要举措。近年来,在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学会等带领和支持下,“浙派中医”活动在全省各地开展,异彩纷呈。如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江凌圳负责了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编撰工程”,组织省内有关单位专家,开展大协作,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36种专著,发行全国。这是浙江省开展学术流派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从而扩大了“浙派中医”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