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是生活中常见的口腔黏膜类疾病,好发于年轻人,女性多于男性,常反复发作。本病主要症状表现是唇、舌、颊、上腭等处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损,呈现“黄、红、凹、痛”的临床特征,即溃疡表面有一层黄白色假膜,溃疡周围有一圈红色充血带,溃疡中心略有凹陷和灼热疼痛。
口腔溃疡虽不是什么大病,一般表浅的溃疡1~2周可自愈,但却“痛得要命”,给吃饭、说话带来很大的困扰,除了“硬抗”和药物治疗外,也可借助穴位这一身体自带的止痛开关,通过按揉劳宫、通里、合谷、照海、涌泉等五穴,可最大程度地减轻溃疡疼痛,加速溃疡愈合,减少口腔溃疡的复发次数、延长复发周期。
口腔溃疡的三种类型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范畴,也有“口疡”“口疳”等不同的名称。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常与过食辛辣厚味、情志不畅、熬夜劳累、病虚体弱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口、舌,病机为心、脾、肾失调,火热上炎于口、舌。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心经络脉“系舌本”,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肾经“挟舌本”,故本病与心、脾、肾关系密切。
心脾积热型口腔溃疡,因饮食不节,或情志不畅,导致心脾积热,上炎于口舌,发为溃疡。症状表现为溃疡周边红肿,灼痛明显,吃饭、说话时疼痛加重,伴有口渴、心烦失眠、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或腻。
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可因素体阴虚,或病后失养,或劳累、熬夜,导致体内阴液耗损,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发为溃疡。症状表现为溃疡数量较少,周边红肿不甚,疼痛较轻,但会此愈彼起,反复不止,伴有手足心热、失眠多梦、口干不欲饮、舌红少苔。
脾肾阳虚型口腔溃疡,可因素体阳虚,或久病损阳,或贪凉饮冷,导致损伤脾肾阳气,清阳不升,浊阴上泛,寒湿困口发为溃疡。症状表现为疼痛较轻,溃疡色白或暗,周边淡红或不红,久难愈合,伴有体乏无力,面色苍白,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小便清长,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淡苔白。
腧穴调理
劳宫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古代医家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不得受邪,故心包代心受邪,治疗与心相关的病症便是心包经腧穴的主要功能。劳宫穴为心包经荥穴,“荥主身热”,临床常用荥穴治疗热病,历代针灸医籍将“舌中烂”“疮蚀龈烂”“口疮”作为劳宫穴的主要治疗病症,故选用劳宫穴按揉调理口腔溃疡,可清心火而止溃疡疼痛,同时日常多按揉双手劳宫穴,亦能缓解心火上炎引起的口渴、口臭、烦满等症状。
通里手少阴心经腧穴,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心经络脉循行联系舌根部,通里穴为心经的络穴,具有养阴清热、宁心安神的功效。因心经的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四穴皆在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处,各穴距离间隔0.5寸,相当于半个拇指宽的距离,均有调养心神,治疗舌咽病的功效,故自我按揉减轻口腔溃疡疼痛,可以通里穴为中心,扩大按揉区域,起到兼取四穴养阴清心的作用。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手背,当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为该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谷穴为大肠经的原穴,具有清热解表、通络止痛的功效,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入下齿中,还出挟口”,古人将合谷穴列入四总穴,“面口合谷收”,能清泻阳明之热,是治疗口腔疾患的要穴,对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照海足少阴肾经腧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肾经循行“挟舌本”,经脉病候有“口热、舌干”等诸症,照海穴为肾经脉气在内踝下的归聚之处,犹如大海一般,又为八脉交会穴,通阴蹻脉,是阴蹻脉始发所生之处,具有滋阴宁神的功效。按揉照海穴,可导虚热下行,有效减轻口腔溃疡疼痛。
涌泉足少阴肾经腧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涌泉穴为肾经的起穴,喻指本经经气初出如泉水一般自脚心涌出,具有滋阴补肾、散热生气、引火下行的作用,是穴位贴敷常用的腧穴之一。涌泉穴也是足底肾区的反应点,按揉可畅通脚底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口腔溃疡疼痛,减缓复发频次。
需要提醒的是,少数口腔溃疡不会自愈,而且越长越大,通常是癌性或其他特殊疾病继发。如果口腔溃疡超过1个月没有愈合,或者溃疡发生此起彼伏,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全身疾病,以免耽误病情。目前现代医学对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家族遗传因素、身体免疫反应、环境改变、精神紧张、营养缺乏等有关。故日常预防口腔溃疡要注意保持舒畅情绪,保证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营养均衡,注意口腔卫生。如能再坚持按揉本文所介绍的穴位,可更加有效地减少口腔溃疡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