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JACC发表了1990~2022年全球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报告。
报告显示,2022年,心血管病导致全球约1980万人死亡,损失了3.96亿年的寿命以及4490万年伤残所致的寿命(YLD),而约三分之一(34%)的心血管死亡发生在70岁之前。
该报告显示,全球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有以下几个趋势:
全球心血管死亡率降低,但死亡人数增加
全球年龄标化心血管死亡率从1990年的358.4/10万下降到2022年的233.2/10万,降幅为34.9%,但心血管死亡人数明显增加了,从1990年的1240万增加到2022年的1980万,反映了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以及可预防的代谢、行为和环境危险因素的影响。
2015~2022年,全球有27个地区的年龄标化心血管死亡率上升。由于代谢、行为和环境危险因素,疾病负担水平较高。
高收缩压:心血管病负担的首要原因
高收缩压、饮食风险、大气颗粒物污染、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体重指数、高空腹血糖和吸烟,是导致全球心血管病负担(年龄标化心血管病伤残调整寿命年)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导致的年龄标化心血管病伤残调整寿命年均超过500/10万。
在所有的代谢危险因素中,高收缩压是导致全球年龄标化心血管病伤残调整寿命年的最大因素,2022年导致的年龄标化心血管病伤残调整寿命年为2564.9/10万。
在行为危险因素中,饮食因素是导致年龄标化心血管病伤残调整寿命年的主要因素,而大气颗粒物污染是最大的环境危险因素。
高收缩压的定义为:25岁以上成年人肱动脉收缩压>105~115 mmHg。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定义为:25岁以上成年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4 mmol/L。
高体重指数的定义为:20岁以上成年人体重指数>20~23 kg/m2。
高空腹血糖的定义为:25岁以上成年人空腹血糖 >4.9~5.3 mmol/L。
心脏代谢风险负担逐渐增加
全球心脏代谢风险负担增加是一种趋势,因此需要重新重视预防、治疗和控制策略。
例如,据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估计,到2035年,全球的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25 kg/m2)人数可能超过40亿,而2020年是超过26亿。预计在此期间,全球肥胖人口比例将从14%增加到24%,预计到2035年将影响约20亿成人、儿童和青少年。
随着全球肥胖人数的持续增加,全球糖尿病负担也将随之增加。据估计,与2021年的5.29亿糖尿病患者相比,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飙升至13亿。
这项新报告中强调的5种代谢危险因素包括高收缩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体重指数、高空腹血糖和肾功能不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60 ml/min/1.73 m2 和(或)蛋白肌酐比值≤30 mg/g],所有这些危险因素都可以通过个人层面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以及人口和社区层面的多部门、多方面、社会、环境和政策变化来预防和控制。
阜外医院李建军也指出,近些年来,中国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广泛流行。应从战略层面全面布局,切实解决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呼吁,医疗保健系统结构需要改变,需要建立由不同专科医生组成的、协作良好的多学科系统。
全球心血管病负担地区差异明显
2022年,全球各地区每10万人中的年龄标化心血管病死亡率从高收入亚太地区的73.6到东欧的432.3不等,相差近6倍。每10万人中年龄标化心血管病患病率在中亚最高(11 342.6),南亚最低(5 881.0)。
到目前为止,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心血管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年龄标化死亡率为108.8/10万,其次是脑出血和缺血性中风。这三种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率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中低收入国家的心血管病负担越来越重
报告显示,中低收入国家的心血管病负担在不成比例地增加。全球75%以上的心血管病负担出现在大洋洲、东欧和中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非和中东、加勒比海、东亚和南亚的中低收入国家。
这种不成比例的心血管病负担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加上持续的流行病学转变,从而导致心血管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负担不断增加。
在确定的危险因素中,高收缩压仍然是最令人担忧的,因为它直接导致主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以及高血压性心脏病。
家庭空气污染导致的心血管病负担显著下降
在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中,除了传统的代谢和行为危险因素外,环境危险因素也值得关注。
报告显示,1990~2022年,固体燃料造成的家庭空气污染导致的年龄标化心血管病伤残调整寿命年显著下降了65.1%,相应的伤残所致寿命年、过早死亡所致寿命年和心血管病死亡率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