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理想血压”是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宣传主题,做好自我血压管理,有效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积极做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对个人身体健康、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都有着很大的价值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诸如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受到高血压引发的症状困扰,但很大一部分人却不能知晓自身血压升高,未能规范诊治,导致更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设立“全国高血压日”的意义就是不断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指导群众做好自我血压管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主动筛查,利用腧穴按揉保健,尽早防治,将高血压扼杀在萌芽之中。
高血压的中医认识
中医典籍无高血压病名,根据临床症状、病程转归及并发症表现,可归属于“头痛”“眩晕”“肝风”等范畴。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有关,多因精神因素和饮食不节等诱发。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最常见的症状便是头痛、头胀、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疲劳健忘、颈项板紧和失眠等。随着病情发展,血压明显持续升高,则可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心悸、胸闷、乏力等心、脑、肾、眼底等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可表现眩晕头痛、惊悸、烦躁不安、面红目赤、口苦、尿赤便秘等症状;“肾虚则头痛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可表现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上述二型治以滋阴降火、平肝潜阳。“无痰不作眩”,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可表现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少、呕恶痰涎等症状,治以健脾化痰、清利头目;“气为血之帅”,气虚血瘀型高血压可表现为眩晕头痛、面色萎黄、心悸怔忡、气短乏力、纳差、唇甲青紫等症状,治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阴阳两虚型高血压可表现为眩晕头痛、面色萎暗、耳鸣、心悸、腰腿酸软、失眠多梦、夜间多尿时有浮肿等症状,治以滋阴补阳、调和脏腑。
腧穴调理
百会穴:督脉腧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简便取穴为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督脉循行“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足厥阴肝经循行“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具有督领全身阳气,统率诸阳经的作用。百会穴别名“三阳五会”,穴居巅顶,并与肝经相通,按揉刺激百会穴,可泻诸阳之气,平降肝火,降低血压的作用。
曲池穴: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曲池穴为大肠经合穴,穴在肘外,脉气流注此穴时犹如水注池中,又取该穴需屈肘,穴居凹陷处,形似浅池,故名。曲池穴有清热疏风功效,是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效穴,对高血压引起的目赤痛、头痛、眩晕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刺激曲池穴可采取拇指按压、点揉等手法,以酸胀感向下扩散为宜。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为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为该穴。合谷为大肠经原穴,与曲池合用,可清泻阳明火热之邪,理气降压,共同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状。
太冲穴:足厥阴肝经腧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太冲穴为肝经原穴,是肝脏原气留止之处,对肝脏及肝经虚实皆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可疏肝理气,平降肝阳,与合谷穴同用,又称为“开四关”,两个原穴配伍,共起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通达三焦气机的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诸症皆有很好的调治效果。
三阴交穴: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为脾经、肝经和肾经交会穴,可调补脾、肝、肾三脏及三经气血,起到滋阴降火、健脾化痰、益气养血、平肝潜阳等作用,故按揉三阴交对高血压诸型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服用药物降压治疗,特别是对于严重的高血压要采取综合方式进行治疗,同时管理好血脂、血糖、尿酸等相关代谢指标。治疗高血压要有耐心,持续做好血压的健康管理,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坚持进行上述腧穴按揉保健,对高血压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可预防高血压,契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