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医疗健康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压力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同时,近年来公众对高质量、便捷化的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建议,利用AI赋能健康管理,构建全民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为更好地推动AI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姚树坤提出以下具体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战略规划。将“AI全民健康管理体系建设”纳入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规划中,明确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责任分工,为全面推广AI健康管理提供顶层政策支撑。
二是促进多方协同,共建生态体系。构建“政府—社会—企业”协同的AI健康生态建设,鼓励社会组织、医疗机构、科技企业、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整合微型化、可穿戴、多生理参数监测仪器和全方位生活方式监测与指导的软硬件系统,通过构建结构化、格式化、定量化数据平台,研发高质量、高效能、适用性强、低成本AI健康管理平台,并不断迭代升级,共同推动AI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管理服务网络。
三是开展试点先行,稳步推广经验。组织有工作基础的高校、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选择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AI全民健康管理”试点,验证模式可行性,积累实践经验,而后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以点带面推动AI健康管理在全国落地生根。
四是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安全发展。在加快推进AI健康管理应用的同时,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双重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隐私性,确保AI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安全、可信、可持续发展,让民众放心享用AI健康管理服务。
五是持续投入研发,驱动创新发展。加大对AI健康管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孵化的投入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吸引更多科研人才投身该领域,为AI健康管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