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滚球下注网平台!
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医药观察> 医药速递
两会 | 委员通道传递创新强音,我国生物医药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程
2025.03.06来源:人民网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正式拉开帷幕,瞬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赵宏的发言令人心潮澎湃: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已成功跃居全球第二。身为一名健康领域的网络创作者,我由衷为这一辉煌成就感到自豪。这一成绩不仅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飞速发展的有力见证,更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医药创新版图中已牢牢站稳脚跟,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回顾过去一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48个创新药获批上市,65个创新医疗器械成功问世,越来越多国产靶向、免疫以及细胞治疗药物踏上"出海"征程,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人工心脏等高端医疗设备也纷纷亮相,填补国内空白的同时,也彰显着我国在高端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

  这些辉煌成果的背后,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等多方紧密协作、共同奋进的身影。政府层面,持续发力,从政策扶持到资金投入,从科研平台搭建到专业人才培育,全方位为产业创新打造了适宜生长的沃土。比如,一系列旨在鼓励创新药研发的政策接连出台,审批流程大幅简化,研发周期显著缩短,为创新药快速上市打通"绿色通道";同时,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真金白银地加大对生物医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助力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各类研发项目,为产业创新筑牢根基。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力军,也展现出十足的干劲。许多企业不惜重金投入研发,广纳高端人才,精心组建研发中心,矢志不渝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部分企业在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上实现重大突破,成功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并远销海外,既提升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治疗希望与选择。

  科研机构与高校在这一创新浪潮中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产学研合作日益紧密,二者凭借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深厚底蕴,与企业携手,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产品。例如,在细胞治疗技术研发领域,科研机构与企业通力合作,攻克诸多技术难关,取得丰硕成果。这种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大幅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更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术活力。

  不过,我们也需保持清醒认知,当前我国生物医药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挑战。新药研发向来是周期漫长、投入巨大且风险极高的领域,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依旧存在一定差距,创新生态体系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我国仍依赖进口,这不仅制约了产业发展速度,也给我国医疗安全埋下潜在隐患。同时,我国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中,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够顺畅、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大研发投入,积极鼓励原始创新,持续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全方位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进一步优化研发资金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激励企业开展原始创新活动,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主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创新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生态,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良政策环境。

  全国两会是汇聚众智、凝聚共识的平台。赵宏委员的发言,不仅是对我国生物医药创新成就的精彩展示,也激励我们医务人员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坚实力量。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 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