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医疗体系特别是基层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对于中医事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乡镇卫生院本身医疗资源有限,在中医科的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为了更好地建设基层卫生院中医科,提升基层中医药诊疗服务水平,需要充分利用中医院的专业、资源优势,通过技术、人才、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帮扶,更好地推动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满足基层群众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
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背景下,很多基层卫生院建设中医科时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
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的方针政策,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政策并没有及时落实到位。例如,在资金方面,虽然相关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基层卫生院中医科建设的投入,然而部分地区财政资金不足,乡镇卫生院不能及时更新和购置中医药诊疗相关设备,不利于中医诊疗项目的开展和丰富。针对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也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虽然很多地区鼓励中医院接收乡镇卫生院中医从业人员进修学习,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管理策略和配套措施,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佳。
专业中医人才不足
乡镇卫生院本身医疗资源比较缺乏,同时医护的晋升空间有限,存在很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接触先进诊疗技术和疑难杂症的机会就比较少,从业者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也相对缓慢。这就导致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即便工作多年,自身诊疗水平依然停留在基础层面,难以满足辖区内居民的中医药诊疗需求和自身职业发展要求。此外,中医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在这种情况下,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中医人才的难度就比较大,加上培训体系不完善,导致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中医人才储备短缺的问题。
技术推广困难
一些在城市或者其他地区适用的中医康复技术可能会因为乡镇卫生院的条件限制,导致一些中医技术需要的特定环境和设备无法及时到位。基于此,中医技术的推广工作就会存在明显的障碍。再者,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中医技术进行辨证诊疗,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医师由于水平限制和诊疗经验传承体系不足,也较难推广某些中医技术。
资源整合困难
一些乡镇卫生院设备陈旧落后,不仅数量不足,还存在老化的问题;而一些中医院的设备则存在闲置浪费的情况。故笔者认为,中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科的过程中,及时整合设备资源十分重要。但是当前很多地区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导致资源整合、共享困难,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之间难以实现设备的合理调配。加上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对新设备不熟悉,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精力参加培训学习,这都进一步限制了设备资源的有机整合。此外,部分地区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信息系统也存在不兼容的问题。许多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使用的信息系统由不同的软件开发商提供,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不一致,导致信息无法共享和互联互通。患者需要转诊时,往往会因为信息系统不兼容导致无法及时获取患者之前的检查检验结果和诊疗记录,影响了患者的后续治疗。
中医院扶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的主要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院在进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科室共建的帮扶中,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主要的帮扶模式。通过人才培养可以为乡镇卫生院挖掘更多专业中医人才,充分提升基层卫生院中医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而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中医经典与临床带教是主要方法。中医院应该定期接收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类别医师进修学习。中医院在接收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类别医师后,会根据其专业知识水平和乡镇卫生院的实际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进修计划,凸显出专科特色与全科培养相结合。进修医师完成进修且考核合格后才可回到乡镇卫生院,坚持宽进严出的原则,从而确保进修医师能够独立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满足当地患者的中医药诊疗需求。例如,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中医医院帮扶小里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时,积极开展中医经典带教工作,进修医师抄写并且背诵《伤寒论》条文,中医院高年资医师结合临床讲解条文内容,切实保证进修医师对经典内容理解深刻,为进一步运用于临床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组织进修医师每月4~5次集中收看《伤寒论》为内容的中医大家讲座。在临床跟师过程中,带教老师结合来就诊患者的病情,具体地运用《伤寒论》经方诊治,并及时加以讲解,确保进修医师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提升运用经方诊治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技术帮扶模式
除了人才培养模式之外,中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过程中,技术帮扶模式也是主要帮扶模式之一。通过技术帮扶可以很好地提升乡镇卫生院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在技术帮扶模式中,中医院选派中医药专家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实地开展中医科共建,将一些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的中医适宜技术,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等方式传授给乡镇卫生院中医科的医务人员,帮助其熟练掌握。同时,中医院可以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定期在乡镇卫生院开展一些新的中医诊疗技术和项目,提供设备支持和技术指导,如定期选派康复治疗师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培训和带教,帮助乡镇卫生院建立康复治疗团队,使其能够独立开展相关中医康复治疗项目,提升乡镇卫生院中医康复诊疗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医院还可以充分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和乡镇卫生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视频会诊、远程诊断等方式给乡镇卫生院提供技术支持,更好地提升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医疗水平。
资源共享模式
由于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所以资源共享模式也属于主要帮扶模式之一。资源共享包含了设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中药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中医院可结合当地情况,开设共享中药方,即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接诊大夫开具处方后,通过运用好中医药信息化和快递县域化的便捷服务,由中医院药房配制中药并邮寄给患者,实现乡镇卫生院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收到来自中医院的道地中药。通过充分整合医疗资源,使辖区内群众更好地享受中医药服务。
中医院扶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的策略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需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做好政策实施的监督考核工作,确保相关政策可以及时落实到位。资金投入是保证基层中医科建设的基础与支撑。当地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项帮扶资金,明确资金的来源和用途。除了财政拨款之外,还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切实保障中医科建设资金稳定供应。同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乡镇卫生院中医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建或改造中医诊疗室、康复治疗室、中药房,购置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等。为了吸引更多中医人才,还可以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的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等,提高人才队伍中医药素养。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在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中,需要注重强化乡镇卫生院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首先,乡镇卫生院需要吸引更多中医人才。可以通过提高待遇、设立人才专项补贴、增加乡镇基层中医人才编制、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供更好的发展晋升机会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优秀人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好、留得住。其次,中医院也需要帮扶乡镇卫生院进行人才素养提升。中医院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实际需求和中医人员的专业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定期对乡镇卫生院中医人才相关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及时发现短板,再针对性地进行授课或者现场指导加以弥补。再次,可以定期组织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之间的交流活动,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每季度举办一次省级中医专家的中医学术讲座等,也是很好的形式,有利于拓展基层中医人才学识。
加强中医药诊疗技术推广与创新
加强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推广和创新,是建设中医科的关键环节。中医诊疗技术的开展需要根据具体疾病和患者情况进行,不同地区适宜的中医技术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医院在加强技术推广和创新时,首先需要成立技术筛查小组,由小组成员深入调研乡镇卫生院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疾病谱。以山区乡镇为例,这些地区的居民通常需要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很容易出现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在这些地区推广中医技术时,可以优先筛选针刀疗法、推拿疗法等确有明显疗效的中医技术。除了技术筛选之外,中医院还需要加强宣传培训。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和筛选的中医技术,制作相应的宣传资料、科普视频等,为居民详细介绍中医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适应症等。同时,在乡镇卫生院开设宣传栏,通过宣传栏进行中医技术宣传教育。可以将社会志愿活动、农村广播等多种渠道充分利用起来,有效提高群众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在服务辖区内群众健康方面,可以通过进村入户健康义诊,增进辖区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治病愈疾的认可度,促成辖区内群众营造出“小病不出镇”的良好氛围。最后,为了提升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邀请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进行授课,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诊疗技术要点。
为了调动乡镇医务人员参与中医技术宣传的积极性,中医院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适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积极推广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医务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还可以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根据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服务量、辖区群众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并在评先评优和职称晋升方面,向表现优秀的医务人员倾斜。除了做好中医技术推广之外,积极创新也是很重要的。中医院应该鼓励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医师探索技术创新,支持乡镇卫生院与中医院、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中医技术研究项目,针对当地常见疾病研究中医治疗新方法,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优化资源整合机制
有效地整合资源是推动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医院需要结合当地情况,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例如,在设备资源共享时,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可以将各自的设备信息均录入平台,当乡镇卫生院需要使用某类设备时,可在平台上查询附近中医院的设备资源,通过平台预约使用,从而更好地提升设备资源的利用率,也能有效避免重复购置带来的财政负担。在人才共享时,可以将人才信息展示在共享平台上,乡镇卫生院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平台邀请中医院专家进行坐诊、带教或技术培训。同时,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也可通过平台了解中医院的进修培训信息,申请到中医院进修学习。在局域信息共享时,共享平台可以将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患者信息、医疗资源信息等充分整合。当患者转诊时,医务人员可以在平台上全面了解患者既往就诊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中医服务。
综上所述,在中医药的推广和运用中,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内群众健康,中医院应该本着“先强带动后强”的理念,发挥中医药专科特色优势,有效整合辖区内中医药资源,积极做好帮扶工作,有力带动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和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