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滚球下注网平台!
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医药观察> 带量采购
各方合力让患者用上集采药械
2025.01.07来源:人民网

  价格降下来了,国家集采成果如何落地执行成为关键

  人民群众反映的看病贵问题,原因之一在于部分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目的就是要挤掉虚高价格中的“水分”,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国家集采陆续开展以来,中选的药品和耗材价格均出现明显降幅。价格降下来了,集采成果如何落地执行成为关键。

  让患者及时享受国家政策优惠,不能只靠某个部门或地区,必须集纳医保、卫健、药监和医疗机构、中选企业等各方力量。大家都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确保集采成果在老百姓身边可感可享。

  各级医保部门是集采的组织者,也是落实集采成果的主要责任人、联络人,担子很重。一方面,要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指导和监督各级医疗机构优先选择集采中选产品,鼓励科室和医生优先开具、使用中选产品。为此,建议医保部门更加科学地指导医院填报采购计划,按时按量完成计划,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建议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规范医院的考核体系,明确规定集采中选产品的使用数量和使用比例。在临床方面,通过处方审核、抽查、药学服务、用药监测等措施,持续加强合理用药管理。

  另一方面,医保部门还要会同药监部门把好中选产品的质量安全关。严格技术标准,对中选企业全覆盖监督检查、对中选产品全覆盖抽验。要稳步推进追溯管理,实现集采产品上市后全过程可追溯。

  各级医疗机构应提高使用集采产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医院来说,原本虚高的药品、耗材价格降下来,可以有效降低药占比、耗占比;在按病组、病种支付的背景下,使用统一定价的集采产品可以标准化、直观化临床诊疗过程,有助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节约医保资金。当然,医疗机构也可以积极反馈使用情况,基于临床和患者实际需求,为集采产品的更加丰富提供建议。

  中选企业应按照采购合同要求,保质保量供应产品。要实时保持与医疗机构的沟通、联系,根据临床需求量加大备货力度,确保配送到位;要按照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做到“降价不降质”。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也要充分照顾企业合理的利润诉求,缩短货款结算周期,使企业有充足资金投入科研,形成集采推进研发、研发改进产品、产品进一步丰富集采的良性循环。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 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