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安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卫生健康局印发《安顺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明确了安顺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定位是打造成全国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国家中药民族药制造名城、国家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级中医药康养旅居目的地。
《规划》提出,建设高质量道地中药材供给体系。加快推进保护药材种植资源,抓实良种繁育引进,优化主导品种布局,实现中药材种植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产业品牌化。围绕黄柏、黄精、白及等纯中药主导品种和小黄姜、鱼腥草等食药兼用型品种,打造示范产业带,鼓励和支持种植主体申报定制药园,提升产业效益。依托贵州省中药材(大健康)电商交易平台、产业会展、外贸推介,积极举办中医药博览会,搭建起生产基地与药企药商购销合作平台。
《规划》明确,构建现代化中药民族药生产加工体系。做优做强中药民族药制造业,制定苗族、布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炮制技术。加快提升中药民族药制药水平,建成中药民族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药品生产管理体系。发展中医药装备器械制造,依托贵州百灵、贵州三力等主导企业,建设中药智能制造的示范平台和基地。
《规划》提出,建立规范化中药民族药流通体系。多层级布局道地药材交易市场,使关岭县“云贵高原道地药材集散中心”成为综合性道地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中医药产业对接供销网络。搭建智慧中药民族药运营管理平台,完成对种植、采集、生产、仓储、物流和销售等环节全流程数据管理。
推进“中医药+”产业与康养、医疗服务、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研发推广中医药民族药健康养生产品,规划建设中医特色养老服务机构。依托贵州中医药大学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中医医院和综合型医院、妇幼机构中医科室的建设,以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主体,建立中医药与现代医疗协同发展机制。对中草药的物质基础、药用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推进中医药产业智能化数字化。
《规划》明确,强化中医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中医药产业人才基地;实施“黔医雁翔”高层次人才引进行动,畅通院士团队、国医大师及嫡传弟子和国内知名中医药专家来安顺的柔性合作渠道;培育传承创新人才,将老药工炮制加工经验纳入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引进医药融通、医工结合、中西融合的中医健康服务交叉复合型人才。
最后,《规划》提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建立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资源保护机制,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研究,加强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普及和传播,将中医药文化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内容,在安顺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中增设中医药文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