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立医院积极组建医联体,探索多形式资源集成,共建及合理分配,助推分级诊疗格局构建,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看得好病”的实际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多方面因素影响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的开展、医联体质量与内涵、医联体运营效率等。笔者认为,只有深化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建设,才能更好落实国家医改精神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平衡中医医疗资源和救治需求,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明确各方责权利定位,实施中医药服务同质化管理
目前,中医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隶属省、市、区、县、街道及乡镇等各级管理,在维持基层医疗机构的性质、隶属关系、人员身份、补偿渠道、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等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各牵头单位、基层医疗单位的责权利的定位仍不清晰,职责仍不明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紧密型中医医联体的长效管理和运行。因此,中医医联体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创新突破。中医医联体建设需要得到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支持,才能激励和引导牵头医院与基层机构的联动。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对中医医院探索理事会模式给予政策支持。在组织架构上,在中医医联体内建立理事会和专门的同质化管理部门,用于落实医联体中医药服务同质化具体工作。在管理制度上,鼓励牵头单位制定中医医联体内共享的管理制度等,通过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医联体非独立法人等问题,规范资产及绩效等分配,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医医联体运作。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
通过建设和发展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充分发挥区域内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牵头引领作用,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下沉,可以逐步解决现有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基层首诊、就近就医。深化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建设,实现分级诊疗,上下级医院应该明确分工,精准定位:上级医院负责诊治疑难危重病人,同时承担相应科研教学工作,二级医院多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为主,基层医院则负责居民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及门诊治疗,做好健康守护工作,提供慢病、小病等卫生服务,实行“差异化”发展,共同努力,双向转诊,使区域内中医药医疗总供给和患者总需求达到动态平衡。
深度整合中医药医疗资源,优化中医药人力资源配置
深化紧密型中医医联体,有利于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不断推进省市区县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综合能力建设。针对目前中医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医保、信息平台、财政支持等多方面建立和完善保障政策措施,给予中医医联体发展政策倾斜,为中医医联体建设创造更优的外部环境。随着牵头医疗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与成员单位实现中医药资源共享,医疗机构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输出也在加强,引导医疗机构构建中医药文化交流的政策环境,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医疗资源在医联体内部上下贯通。加强波胆网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让基层中医药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水平显著提升。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可以按需配置中医药人力资源,实现优秀中医药医护人员集团内所有医院价值共享,通过技术交流、诊疗互助、人才培养,提升整体中医药医疗水平。
提升医院中医药信息化水平,实现中医药医疗数据价值最大化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信息化建设已是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重心,深化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建设,搭建统一的中医药信息平台,可以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实现医联体内中医药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医疗数据共有化,全面助力医院管理、中医诊疗及中医药科研的发展。深化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建设,可以实现医联体内电子病历数据互联互通,患者转诊可以查看调用,方便医生诊断,避免重复检查,节省医疗资源和医保费用,打通医院电子病历数据接口后,还可为未来我国实现全国统一电子病历数据互联互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