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年来对新医科、新文科、新工科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开展医文融合,是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增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文科背景下医学人文与中医文化传播素养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在新文科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与产教融合,探索医学人文素养的高质量培养和综合型人才的特色培养路径。
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如何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教学,如何提升广大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问题是摆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的首要问题。教育部近年来对新医科、新文科、新工科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开展医文融合,是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增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近年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新文科背景下医学人文与中医文化传播素养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是天津中医药大学获批的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文科课程实践研究项目。自2021年开始建设两年多以来,本研究成员按照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高标准推进,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实践为抓手,以提升全校学生医学人文与中医药文化素养为宗旨,在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建设、思政育人、教材建设,实践活动、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实践,在诸方面取得诸多成果,我们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时,也引发一些思考。
医学人文与中医药文化素养课程体系要不断创新
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聚焦大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养。聚焦中医药院校学生医学人文与中医药文化素养提升,通过文化教学、经典教学、医学汉语教学以及文化传播实践,着力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及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促进医学院校文科课程创新发展。
突出“中医药+实践”特色。充分利用学校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平台和文化传承实训工作坊,开展一系列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实践活动,如开设人文名家讲堂、传统文化体验第二课堂,组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人文知识竞赛、中医经典诵读、国学经典诵读、古典诗词吟诵、辩论赛等。
传统文化+思政同向同行。团队成员挖掘跨文化交流、比较文化等因素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将思政教育的育人责任与专业课程的授业责任合理而有效地融为一体。
课程研究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团队成员围绕中医药文化课程研究,编写出版了全国首套共5册中医药文化丛书。深入30多所中小学校宣讲中医药文化,中医文化与传播课程实践有近百名师生参与,开展各类社会服务40余次。课程建设所在学院被授予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天津科普基地、天津市非遗基地,从而形成课程研究与实践的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良性发展格局。
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
建立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多元并举的特色课程群。以专业基础课“中医文化学”为引领,以专业核心课“中国文化概论”为主干,以选修课“国学经典选讲”“古典诗词赏析”“传统艺术赏析与实践”“美术欣赏”等为助力,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美学美育等专项课程模块,全面提升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构建“教学+体验+实践”的立体教学实践模式。在“中医汉语教学与案例分析”等多门课程中安排课堂观察、录像观摩,开展课程实践;通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宣讲,丰富课外实践形式;依托学院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实训实验平台、传统文化传承实训工作坊,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实训活动。
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结合新时期中医药文化传播要求,整理中医药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提升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积极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灵活的授课方式。采用教师讲解、研讨、吟诵、视频观摩、浅阅读、沉浸式阅读等多种教学方式,带领学生感受经典和文化的魅力。
创新教学理念,将“以学生为中心”落到实处。根据学生特点与需求,挖掘优秀的中医药文化素材,设计适当而有效的教学呈现方式,将汉语教学与中医元素相结合,通过实施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及实践教学,带动教学方法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采用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按知识点分类制作微课,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使教学活动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实践成果
经过两年多的课程研究与实践建设,已形成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专业+中医药”“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课程+思政”“课堂+实践”五个融合的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中医文化与传播”“传统文化经典”“中医汉语”“社会服务与实践”四大课程模块。
四大课程板块深入推进,各展所长
“中医文化与传播课程模块”:面向全校学生在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6个专业本科生、硕士生中开设“中医文化学”“中医传播学”“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等近5门专业课、选修课课程,新增“中医人文英语”“医务语言学素养”等公共选修课。“传统文化经典课程模块”:陆续开设了《传统艺术赏析与实践》《民俗学》《音乐欣赏》等10余们新课。“中医汉语课程模块”:出版发行面向外国学生普及中医药文化的科普读物《独特的治疗手法》《有趣的药食同源》。“社会服务与实践课程模块”:邀请著名高校学者为全校师生开展人文素养讲座,并结合传统文化课程实践,带领指导学生参与校外“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实践,旨在弘扬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
参编教材,推动医文深度融合
项目组在研究与实践中,加大教材建设,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升医药人才的医学人文素养和文化传播能力,有力提升广大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和文化传播传承能力。
围绕教学研究,拓宽第二课堂,促进成果有效转化
结合各类人文课程,面向全校师生组织了人文知识竞赛、中医药文化知识竞赛、诗词朗诵大赛、中华传统文化翻译大赛、中医药文化创意品设计大赛、天津市中医药文化与健康主题音视频大赛等各类相关比赛,以拓宽学生的第二课堂,于教室之外继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项目取得成果有效转化。
课程从课堂融入社会,要推动产业学院的创新
项目负责人在新文科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与产教融合,将项目研究与产业学院建设相结合,与合作单位就课程建设与产业需要开展深度实践合作,力争形成医学人文素养和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成果。
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建设的文化传播产业学院依托传播学、中国语言大类(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医学3个专业,以中医药文化与健康传播为特色,以服务文化产业、大健康产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人才为办学宗旨,实现了以下建设目标:一是发挥中医药院校专业学科优势,建成中医药文化“产、学、研、转、创、用”创新平台,为企业发展、高校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文化创意、项目产出服务。校企联合创新教学模式,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导向,强强联手共同促进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改革实践,完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现校企师资融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项目、合作出版应用性强的教材、建成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率。三是建成国内中医药文化传播特色鲜明的一流产业学院。学院依托本校及合作企业丰厚的中医药资源,打造中医药文化产业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发挥产学研合作示范影响,提升服务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为中医药健康产业文创、传播领域输送高质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社会产出更多中医药特色文化产品,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目标,切实维护百姓健康。
学院已开展的合作单位分为四类:一是医院、医药企业,学院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天津药业集团等开展合作,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健康传播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学院与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中医药非遗保护、大众媒体宣传、中医药健康传播、国际文化传播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生实训与实践合作机制;三是教育教学单位及文化机构,学院针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走向,与天津市和平区万全第二小学、惠灵顿外籍子女国际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医孔子学院等开展合作;四是出版传媒企业,学院突出传播能力培养,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喜马拉雅天津运营服务中心、河北区融媒体中心、融实(天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
如今,产业学院已逐渐建立了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是人才培养深度合作:围绕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引企入教”,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导传媒、出版、医药服务类企业不仅参与到课程教学中,还要参与到自编教材、开设专业限选课,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提出建议,并将企业用人需求纳入其中,优化课程结构。二是开展课程建设合作:依托产业学院“三融通、双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聘请传媒企业资深人员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加快教学内容的迭代,弥补专业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不足。与此同时,鼓励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工程案例库。三是课堂教学创新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企业导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和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等教学方法,着力提升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根据三个专业的特点,还可以深入到药企、传媒企业、医院宣传部门中去,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导向。四是毕业实践对接需求:把中医药文化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加强与社会需求的联系。
新文科课程实践成果要有服务社会的创新意识
近年来,项目负责人在新文科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与社会服务融合,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传播,主办、组织、策划了十多项以传播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特色科普活动。2021年立项以来,新文科背景下医学人文与中医文化传播素养课程建设及实践研究教学团队继续秉承教学与实践互动互促,积极服务社会,取得切实成效。组织天津市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峰论坛,成立了天津市中医药文化传播联盟。在天津中医药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首届全国中医药传播高峰论坛,成立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播联盟;与天津市非遗协会主办天津市中医药非遗保护与传承论坛。与清华大学合作,承办了中国健康传播大会首次中医药分论坛。邀请张伯礼、石学敏、叶嘉莹、陈洪、张其成、李希光、张玲等多学科知名专家,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开办讲座,提升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
学校连续3年承担了天津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建立志愿者队伍,60多名师生深入和平区万全道小学、天津一中等20多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校开展中医药文化宣讲80余次,累计500多学时。举办中医药文化主题诗词吟诵音乐会、中医药文化夏令营等特色活动也吸引了数千名小学生参与。2019年,组织天津市中医药文化创意品设计大赛,设计制作600多个中医药文创产品,广受关注。
组织了以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为主,中医、中药、针推、中西医结合等学院参与,邀请中医药、传播等学家组成8个编写团队,总计60余人,面向不同年龄、人群,文化背景编撰出版了全国首套中医药文化传播丛书,共计8部,包括《中医名家谈节气养生与文化》《中医药文化精选知识读本(小学版)》《中医药文化精选知识读本(中学版)》《中医药知识精选读本(中学版)》等,为公众奉上科学权威的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的“文化套餐”。其中,已免费发放给天津市中小学生2000册小学版读本和1500册中学版读本,成为中小学生开拓视野、了解中医药知识的课外读物;《中草药识别青少年绘本(双语)》《中医药文化概览英文读本》两本书,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用中英双语介绍最基本的中医药知识。
天津中医药大学利用自身学科的特色优势,积极进行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实践探索。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新文科背景下医学人文与中医文化传播素养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实施至今,已经产生积极的成效,学生对项目和“医学人文”的自身培养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且通过科学思维养成对“医学与人文”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接触与了解,具备了更强的跨学科思辨能力。项目实施也促进了团队教师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理解、参与及自身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未来本项目将继续明确“医学人文”的育人理念、使命和职责,与国内其他兄弟院校一起创新发展,共同探索医学人文素养的高质量培养和综合型人才的特色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