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医疗健康”背景下,大数据、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正成为医院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1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体”的智慧医院建设。作为智慧管理的内容之一,科研是智慧医院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科研创新已成为智慧医院综合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科研管理系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管理平台,为医院科研项目的申请、实施和全流程管理提供保障,对于科学评价医院科研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囿于传统医院科研管理系统在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效率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当前应结合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智慧医院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大数据和数字化提升医院科研管理效能,为智慧医院科研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1.智慧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顶层设计架构
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对科研工作的一站式管理。通过对科研试剂耗材采购、材料管理、科技影响力统计、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管理等业务的模块化管理及信息关联,建立了一套涵盖医院科研各项工作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科研相关工作的智能管理、进度管控和汇总统计。
2.效果评价
中国医学科学院2018年提出了STEM概念,围绕科技活动全流程、创新活动全链条进行测算评价,倡导突出科研贡献。该院积极对标STEM体系,在科研管理系统设置了“科技量值(STEM)报表”模块,模块涵盖了科技条件、科技产出、学术影响等反映科技活动影响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测算维度。
在平台算法方面,医院科研管理系统设置了与体系维度对应的内容和功能,既可查询医院总体科技核心数据,也可根据需求条件组合查询,汇总并导出STEM全流程科技数据。针对高水平智慧医院提速增效要求,该院不断完善科研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结合科研管理平台“科技量值”数据模块进行医院科研管理综合集成。通过整合资源、凝练优势、重点培养,促进各学科深度融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高质量论文、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持续提升科技量值。
3.讨论
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医院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实现了对人员、项目、经费、成果等的全方位管理,并使广大临床和科研一线人员获得了有效服务。目前,该院智慧科研管理系统已初步实现了对课题、成果、经费、人员、绩效考核、报销、预算等的统一管控。智慧科研管理系统的建设还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尚未形成闭环。在健全科技成果评估上,可参考企业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的“后评价”模式,根据不同项目类型制定差异化评价维度,分层次评价验收期和已完成项目的经费使用效率、持续效益和科技成果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