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现今社会困扰人们的常见健康问题,覆盖了青少年、成年和老年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眠而不酣,时睡时醒,或醒后难以再睡,重则彻夜不眠,多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和多梦等症状,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虽然导致失眠的原因较多,但若根据其病因病机,采取按摩“五心”穴(即头心百会穴、双手心劳宫穴和双足心涌泉穴),可有效改善失眠,助力好睡眠。
失眠原因
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心主神志,神不安就会出现失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多等原因可导致心神不安,营卫阴阳失调,阳盛阴衰,发为失眠。暴饮暴食,食滞肠胃,脾胃受损,内生痰热,胃气失和,上扰心神,出现失眠,即古人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可导致五脏功能失调,肝郁化火,邪火扰心,喜笑无度,心神激动,暴受惊恐,心虚胆怯,导致神魂失安,出现失眠。劳倦太过而伤脾,过分安逸,脾虚气弱,气血生化无源,心神失养,导致失眠;或因思虑过多,伤及心脾,造成心脾两虚而失眠。久病血虚,或素体阴虚,肾阴耗伤,心火独亢,心肾不交而神志不宁,导致失眠。失眠发病原因虽多,但究其病理变化可归纳为阳盛阴衰,阴阳失调。腧穴按摩调治失眠,当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安神定志。
腧穴调理
百会穴:督脉腧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简便取穴为两耳连线的中点处。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入属于脑,与足厥阴肝经衔接,交于任脉。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有督领全身阳气,统率诸阳经的作用,所以督脉上的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头项、腰背等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百会,别称“三阳五会”,为人体最高的腧穴,故可称为“头心”,按摩百会可育阴潜阳,对失眠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劳宫穴: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故可称为“手心”。心为君主之官,心包代心行事,代心受邪。心包经“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所以治疗心、神志病是心包经腧穴的主要功能。劳宫穴为心包经荥穴,穴性属火,按摩劳宫穴可清心降火,安神助眠。
涌泉穴:足少阴肾经腧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故可称为“足心”。肾经腧穴主治肾脏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意为肾经精气由此外涌而出。心主血,肾主精,精血互生,肾水不足可导致心火亢盛,扰乱心神,所以按摩涌泉穴可涵养心阴,使心火不亢,起到调治失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