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涉县关防乡后池人不改愚公“本色”——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奋力搬掉“贫穷”这座大山,创造了新时代的愚公传奇。图为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后池村中的一处“农家乐”。新华社发
太行画廊里的脱贫“黄金谷”。新华社发
“巍巍太行山,滔滔漳河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太行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英雄之歌,形成了伟大的太行精神。2009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强调:“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锤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全民族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
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太行精神的根本,是派生出太行精神中其他几种内涵的本源。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太行军民正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无处不战、无时不战,积小胜为大胜,有效地牵制、消耗和消灭大量的日军,大大迟滞了日军侵略中国的步伐。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崇高理想信念是太行儿女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是八路军将士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炬。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攻城掠地,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妄图“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一时悲观情绪笼罩全国,“亡国论”甚嚣尘上。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总部开赴山西前线,挺进太行山,在华北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抗日出征誓师大会上,八路军振臂高呼“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这四个“为了”,点燃了太行之巅的抗日烽火,为太行精神的孕育播下了信念火种。正是凭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贞信仰,这支打不垮、困不死的钢铁队伍,从支援友军到侧面牵制,从游击战争到正面进攻,从局部反击到决战华北,彻底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将敌后游击战的熊熊大火燃遍了以太行山为中心的整个华北大地,唤醒了千千万万爱国民众,凝聚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强大力量。正如民主人士李公朴在《华北敌后——晋察冀》中所描述的:“在这一个学校里武装了的人们,也武装起他们的头脑,成为最前进的,民族解放的战士,他们不仅在实际上担负起民族革命的神圣的战斗任务,而且在他们的头脑里还有着伟大而正确的理想,有着一个光辉灿烂的光明的前途!”
2、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太行精神的本质特征。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在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地写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地把党和人民关系比喻为“鱼和水”“种子和土地”“血与肉”的关系。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这首广为传唱的抗日歌曲《在太行山上》,就是太行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体现。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1939年7月,八路军进驻武乡县砖壁村,朱德总司令提出“三不争”规定:不与老百姓争粮吃,不与老百姓争房住,不与老百姓争水喝。正是这种爱民情怀,使我们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为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提供了根本保证。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老百姓紧紧扯住八路军的衣袖:“你们真是好队伍,你们住在这里不要走啊!”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太行军民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在抗战中,太行山区有15万名优秀儿女加入中国共产党,60万名热血青年参加八路军,从山头之间、村庄之间设置诸如消息树和鸡毛信等联络信号,到“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声”,再到各地普遍建立农救会、工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军队与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特别是太行军民广泛开展的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巧妙战术和作战方法,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实现了军力民力的完美结合,陷日寇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敌第63师团长野副德昌中将在笔记中沮丧地写道:“日军虽占有点与线,但处处薄弱,宛如赤色海洋中漂浮的一串念珠。”
3、锤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是太行精神的精髓,是太行精神最具标识性的精神内核。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仍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靠的就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关于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这些神话传说,就集中表现了太行人民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体现了太行人民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精神状态的文化根脉和渊源。不论处于哪一历史阶段,不论历经怎样的风雨,太行儿女从来都对自己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在太行山上,抗日军民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不畏艰难险阻、不惧风霜雪雨,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以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精神状态是一个人思想境界、价值追求的重要体现,是成就事业、有所作为的重要保证。1940年,就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候,徐悲鸿用满是悲愤的画笔,创作了饱蕴深情的《愚公移山》。从日军实施“囚笼政策”“蚕食政策”“三光政策”,到“百万大战”“铁壁合围”,所到之处人畜不留,庐舍为墟,其手段之残暴,次数之频繁,使用兵力之众多,在中国和世界近代历史上绝无仅有。在抗战中,太行根据地有1200万石粮食被抢劫,22万间房屋被烧毁,17万人被日军打死打伤。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日军的残酷暴行换来的是太行军民的同仇敌忾、奋起抵抗。从夜袭阳明堡到平型关大捷,从百团大战到反九路围攻,从粉碎大扫荡到黄崖洞保卫战,再到一个个阻击战、阵地战,太行军民在逆境中展现出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血战到底、敢于胜利的高尚气节,彰显了无比高贵的人格光辉。“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血染太行的左权就是这种高尚品格的杰出代表;“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太行英雄群体的光辉典范。追忆八路军击溃日军的黄土岭之战,作家魏巍曾这样写道:“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太行军民正是以这种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迎战穷凶极恶的日军,“扯住了敌人在华的一半兵力”,有力阻止了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4、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太行精神的底色,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是在内忧外患中诞生、成长、壮大起来的,艰苦奋斗是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走向胜利的显著政治优势。美国记者斯诺如此评价:这是一支烙有艰苦奋斗精神的“神奇的队伍”,衣衫褴褛、缺枪少弹,但具有“东方魔力”“是无法打败的”。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仅意味着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意味着要保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意志。太行山,一个千山万壑、封闭落后的山区,一个“无弹药、无粮饷、无医药、无被服”的根据地,物质条件匮乏、自然环境恶劣、斗争形势严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太行军民始终以革命乐观主义对待困境,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克服困难,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凯歌。
艰苦奋斗砺精神,越是困难和矛盾突出,越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1939年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频繁的“蚕食”“扫荡”和严密、贪婪的经济封锁与掠夺,给太行山区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百年罕见的旱、蝗、洪灾接踵而至,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太行军民的处境异常艰难。在四面受敌、前狼后虎、围攻扫荡不断的艰苦岁月,太行军民一边战斗一边生产,“敌人赶一赶,我退一退;敌人在前面打枪,我种后面的地;敌人到老巢去了,我再种前面的地”,不仅解决了战时物质的匮乏,更锻造出了太行军民勇于奉献、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本色,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越艰苦,八路军将士的革命斗志就越昂扬;环境越险恶,他们的战斗热情就越高涨。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八路军不但没有被困死、饿死在太行山上,反而依靠根据地群众不断发展壮大,从缺粮少弹到兵精粮足,从“土枪土炮”到装备精良,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从狭小空间到覆盖华北的根据地,从3万多人强渡黄河到壮大为百万大军,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迎来了民族的自由与解放。邓小平同志感慨地写道:“以八路军这样窳劣的武器,四年来没有得到一个铜板一颗子弹的接济,而能战胜各种困难,与强大的敌人进行短兵相接的斗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作者:王强,系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